<output id="fecmv"></output>
  • <tr id="fecmv"></tr>

        | 會員登錄 立即注冊

        搜索

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請別這樣介紹我 | 作者 王宇平

        [復制鏈接]
  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  樓主
        湟喀 發表于 2023-8-27 22:29:40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    樓主
        湟喀
        2023-8-27 22:29:40 2283 0 看樓主


        住在城里,又喜舞文弄墨,朋友熟人多,所以飯局是少不了的。上了酒桌,自然有幾個不認識的人,往往這時東道主要把不相識的介紹一番。本地好像有個“風俗”,總是先介紹有“身份”的,譬如“這是某長”、“那是某總”等等,等到介紹到我時,其實只要這么說:“某某,在某單位上班,業余喜歡寫點文章”就行。然而,我聽到的往往是這樣的聲音:“這位是……,他家某人在某地任謀職,還與某(知名人士)相識……”云云,拐彎抹角繞了一大圈,把聽者弄得云里霧里,搞了半天還不知道我姓甚名誰、做點什么;我本人更尷尬,仿佛是某種關系的附屬品。在介紹其他“普通人”時也是這么繞來繞去的。往往酒過三巡,輪到我敬酒時,心里還在犯嘀咕:那位老兄貴姓,咋稱呼呀?
        為什么會是這樣?我百思不得其解。是時代發展的需要,還是現代人變得“圓滑”了?記得戰爭年代及建國初期,人與人之間相互稱“同志”,簡單而親切,友誼反而更深;我小時家住農村,鄰里之間稱“爺爺奶奶、叔伯嬸嬸、哥哥姐姐”,這是論輩分;后來即使見了不認識的,也估摸著他年齡跟哪個輩分接近,還是那么喊,也十分親切。大約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,稱呼在悄悄發生變化,嚴肅場合,稱“先生、小姐”,聽起來蠻新潮的。但不知從何時開始,見了面人們改稱“官名”了,如“某長”、“某局”,好像不這么叫就是不敬。即使你是一個普通辦事員,也要給你戴上一頂“長”的帽子。碰上熟人,真不免耳熱心跳。這不是自我作踐嗎?也許,這是現代人的一種心理疾病,怕別人瞧不起自己。其實這才是自個瞧不起自個。普通人咋啦?非得有官位才出來吃飯?同時,這也折射了“官場”的某些不正常。
        其實,當今社會,“官”就是公仆,是為人民服務的職務。在部隊、在機關、在單位,見了面,可以這樣稱呼,是為了區分職位、明確責任。這種作派,拿到飯桌,拿到朋友聚會場合,就有點不合理。至于把某人的社會關系都和盤托出,更不禮貌。
        筆者從事業余新聞創作30余載,出過新聞作品集,有省市報刊頒發的業余記者證,也算個“編外記者”把。記者是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,我熱愛這份職業。今后在某些場合,如果您不愿直呼我姓名,非要“客氣”不可,就這么介紹我:“某某,業余記者”。拜托!
        2023/8/17
        ·作者簡介·


        王宇平,男,1965年2月生,安慶市作家協會會員,供職宿松縣人武部。愛好寫作,酷愛讀書,喜交文學朋友;業余從事新聞、隨筆、言論寫作,作品散見于中國國防報、《中國民兵》雜志、《安徽日報》、《安慶日報》及省市縣網站報刊,并多次獲獎。
        回復

    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    本版積分規則 返回列表

        湟喀 當前離線
        初級會員

        查看:2283 | 回復:0

        關于我們  |   侵權投訴受理  |   聯系我們  |   Archiver  |  
        免責聲明:邳州信息網所有言論只代表發表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
        Copyright © 2009-2023 pzxxw.com 版權所有:邳州金銀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 

        蘇公網安備 32038202000401號

    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