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utput id="fecmv"></output>
  • <tr id="fecmv"></tr>

        | 會員登錄 立即注冊

        搜索

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炮車老街老早點,油茶豆腦兩摻兒

        [復制鏈接]
  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  樓主
        樓主
        晚景入寒窗
        2023-8-12 11:45:11 4853 0 看樓主
        兩摻兒作者:徐輝

        在市區小巷子里吃板面,賣面的老板與我聊天,說這年頭啥也不好干,你看對面這家早點鋪,開業沒兩個月,倒閉了,投資一二十萬打了水漂。果然,醒目的紅底白字“此店轉讓”的牌牌就放在他們店門口。問及原因,說是一對小夫妻,啥也不會,在哪學的網紅包子,數萬租金租的店,從里到外裝修一遍,十多萬又花出去了,早晨還不能早起,吃不了那份苦,賣的包子還急需資金回龍,所以賣的就貴,進入惡性循環了,有幾次餡都餿了還舍不得扔繼續做包子,被人吃出來了,找到門店,吵鬧之間,非常尷尬,不倒閉才怪。衣食住行,吃喝拉撒,每個人都離不開,就是有人掙不到這份錢,還賠得血本無歸。想起炮車老街的一家早點鋪了,店名叫“行修早點鋪”,店主現在已經年近八十了吧,賣了五十年早點,生意興隆,遠近皆知。

        那時,炮車還有火車站,每天人來人往,車水馬龍,老人臨街而居,每天半夜兩三點鐘就已經燃起炊煙,一家人忙忙碌碌,按照分工不敢懈怠。天亮之后,準備就緒,就見筐里有饅頭,饅頭有白饅頭和小豆饅頭,桶里有豆腦,豆腦分為大豆腦和小豆腦,案上有油條,爐上有豆腐,飯葫蘆里有油茶,幾口大鍋里還燉著粥,豆汁、小麥仁稀飯。店家還可心地為客人準備了好幾樣免費小菜,黃豆芽,土豆絲,黑咸菜,辣疙絲,蘿卜干,鮮鹽豆,干烤魚炒辣椒,豆皮拌黃瓜……每天清晨,這里是整個街道最繁華的地方,朦朧晨光中,氤氳煙火氣,出門的,上學的,不想做飯的,熙熙攘攘,點自己想吃的,端一碟小菜,喧嚷之間,都是裹腹后的愉悅。老人家的白面饅頭做到了三十年沒漲價,那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。賣得最好的是兩摻兒。

        這絕對是一種你喝了一碗嫌不過癮,還要再來一碗的美食,這也是你出了炮車,出了新沂,很難再喝到的早點。所謂兩摻兒,就是由油茶和豆腐腦兩種摻在一碗里享用的美食。油茶,是很多人的喜愛,原材料是豆皮、千張、金針菇,面筋、紫菜、小蘑菇,加入胡椒、淀粉、花生米,狠狠地燉煮,煮出香味,喝的時候也要趁熱乎,放入香菜,加入陳醋,點幾滴香油,絕對的美味;豆腐腦就不用多說了吧,但是在炮車,豆腐腦分為兩種:大豆腦和小豆腦,大豆腦的原料是黃豆,小豆腦的原料是綠豆,兩種豆腦做出來都是溫潤如玉,爽滑可口,口感卻各有千秋,有人喜歡大豆腦,有人喜歡小豆腦。有的人喜歡油茶,有的人喜歡豆腐腦,有的人既喜歡豆腐腦,又喜歡油茶。而當油茶遇見豆腐腦,當它們被盛放在一個碗里的時候,卻又誕生了一種別有風味的美食——兩摻兒。兩摻兒,既有油茶的香、醇,厚重,回味無窮,又有豆腐腦的潤、瑩和爽滑。端一碗兩摻兒,既有一種蘇東坡的“冰盤薦琥珀,何似糖霜美”的意趣,也有“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”的溫情。我對“兩摻兒”情有獨鐘,在朋友圈我不止一次地炫耀過這種美食,假期沒事的時候我都要去炮車街喝“兩摻兒”,我甚至希望如果有可能可以將“兩摻兒”注冊為美食商標,再申請個“非物質文化遺產”啥的,將兩摻兒的制作工藝發揚傳承下去,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這份早點美食。行修早點鋪的老板年齡也大了,可能去城里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去了,店鋪可能不干了。但是賣兩摻兒的店還有,兩摻兒不是快餐文化,它是用歲月熬燉出來的美味,濃稠溫婉的口感滋養著一方兒女的味蕾。

        鄉村 | 文化 邳州圖話 文學 | 情感
        回復

    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    本版積分規則 返回列表

        晚景入寒窗 當前離線
        青銅會員

        查看:4853 | 回復:0

        關于我們  |   侵權投訴受理  |   聯系我們  |   Archiver  |  
        免責聲明:邳州信息網所有言論只代表發表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
        Copyright © 2009-2023 pzxxw.com 版權所有:邳州金銀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 

        蘇公網安備 32038202000401號

    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